当下全球经济的格局真可谓“乱花渐欲迷人眼”。一方面,在选举年的压力之下,制造业回流美国之声不绝于耳;另一方面,越来越痛感于“世界工厂”的微薄利润与反倾销壁垒的中国,却正在以异乎寻常的热情在启动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引擎。
当初高调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作为建国60年来首部全国性的文化产业专项规划,的确吊足了大家的胃口。然而时隔两年之后,这份规划所提及的“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降低准入门槛,积极吸收社会资本和外资进入政策允许的文化产业领域,参与国有文化企业股份制改造”,“加大政府投入和税收、金融等政策支持”,“完善法律体系”等备受关注的核心命题尚未露出有力度的破题迹象。
但在全球经济仍旧沉浸在一团乱麻式的低迷之际,急于提振GDP增长率的管理层,是否还会以长策之心不疾不徐地推进上述规划?
而从微观经济的层面来看,如此乐观的本土创意产业未来同样需要侧身于其中的行业精英解决一系列当前产业内存在的发展痼疾。《首席财务官》杂志率先从“财务与资本”的视角来审视本土创意产业发展的诸多软肋,以期帮助行业同仁能更好地引领这个尚显稚嫩的热门行业迈着健康的步伐走得更远。
“过去五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增长了152%,年均增速超过20%上,占GDP的生产总值比重从‘十一五’初的9.7%提高到了12%。”北京市发改委产业发展处副处长王青在去年底举行的“第五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论坛”上兴奋地表示,文创产业占北京GDP的生产总值比重从“十一五”初的9.7%提高到了12%。
但是,这仍然远远不够。
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曾在《创意经济》一书中指出,全世界创意经济每天创造220亿美元,并以5%的速度递增。一些国家增长的速度更快,美国达14%,英国为12%。
从另外一个简单的对比,也可以观察到国内创意产业的总体规模尚处于襁褓期。比如全球创意产业巨头迪士尼今年仅一个季度的营业收入就高达607亿美元,这个数字超过了中国动漫产业整整一年的产值。这一方面说明本土创意产业存在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总体的商业环境、业务模式以及管理能力上,本土创意产业普遍存在着多个致命的财务软肋,特别是在与资本市场进行对接时,这些软肋就表现得更为明显。
财务软肋一尚未形成有序分工下的商业生态系统
如果仅从宏观数据上看,最近几年本土创意产业的发展态势还是非常喜人的。
据测算,文化部命名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总体经济规模已经从2008年的600亿元,迅速扩大到2011年的3000亿元。2010年国家级园区、基地总利润为365.2亿元。国家级园区、基地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在40%以上。统计数据表明,国家级园区、基地不仅具有了相当规模,而且发展十分迅速。2010年现有269家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实现销售总收入1757亿元,实现总利润228亿元,实现总税收近100亿元,带动就业70余万人。截至2011年底,15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聚集各类文化企业近8000家,文化产业从业人员总和超过40万人。2011年园区内文化企业实现总收入超过1200亿元,实现总利润168亿元,实现总税收90亿元,逐步成为地区经济的重要支撑和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力量。2010年示范园区、集聚类基地已经拥有上市公司100家左右,形成了资本市场上独领风骚的一个强势板块。
然而无论从市场集中度,还是综合竞争力来看,本土创意产业仍处于很大程度上“小散弱”的“布朗运动”状态。
如果我们套用VE和PE用来分析目标企业时最常用的三角模型(即行业成长空间、企业所处竞争位置、管理团队)的话就会发现,本土创意产业总的宏观成长空间极大,但几乎所有参与者都难以获得优势的竞争地位,更鲜见优秀的管理团队组合。这很像当初房地产行业一涌而起的态势,只有经过十几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形成一定的行业集中度,进而形成围绕核心龙头企业进行有序分工的商业生态系统,比如有华谊兄弟、保利博纳这样的影视龙头企业,下面围绕着众多演艺公司、影视特效工作室、影视基地等等。从微观经济学的常识来看,在有序分工的商业生态系统下,这些“小散弱”的创意企业更容易沿着各自不同的定位进行专业化的积累,进而形成所谓细分行业的隐形冠军。
中国动漫集团总会计师胡月明认为,提供文化产品及服务的文化创意企业,虽有行业之分,但多数企业散、小、乱,业务大同小异,这就造成宗旨不清的文化企业可能同时从事多种业务,这对文化企业谋求生存还无可厚非,但如果以规范的企业运营来考核的话,就是很大的问题。
文章来源:《首席财务官》 网址: http://www.sxcwgzz.cn/qikandaodu/2021/0224/652.html
上一篇:首席财务官杂志夏季沙龙回顾
下一篇:关于中小型房地产企业设立工作组的构想